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声波。
弦长越长,频率越低,音调也越低。 \(f_n = \frac{n}{2L}\sqrt{\frac{F}{\rho_\iota}}\), 其中:\(f_n\) –频率(HZ) n –谐音序数(1,2,3, . . .) L –有效弦长(m) F –弦张力(N) \(\rho\iota\) –线密度(kg/m)
十二平均律(12-Tone Equal Temperament,12-TET)又称十二等程律,是将一个八度的音程等分成十二个半音的律制,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。十二平均律是由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.
波长与频率成反比,频率与弦长成反比,波长与弦长成正比,所以一个八度内相邻两律之间的弦长比完全相等。比率为 \(rate=\sqrt[12]{2}\)
一个八度内十二个音,相邻的两个音弦长比 rate 值
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,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,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,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。 如果另一件发声器的长度是原来发声器长度的二倍,那么,另一件发声器所发出的声音,就是一个纯八度的低音。 中国古人所使用的音阶是“五声音阶”,即“宫商角 徵羽”五个音。其中,宫相当于西洋音阶的1(do),商相当于2(re),角相当于3(mi), 徵相当于5(sol),羽相当于6(la)。
取一标准音弦长,三分损一(长为其\(2/3\)的弦),得到sol,若三分益一(长为其4/3的弦),因⅔的弦与4/3的弦是一倍的关系,得到的是低音sol
>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
吉他指板上一般都二十多个品,每一个品对应十二平均律的一个半音。十二品的音与空弦音是高八度音的关系。
从一个基本音开始,以全全半全全全半
在十二平均律上分布七个音形成的音阶,为大调音阶。如以空弦音为do
,则二品为re
,四品为mi
,五品为fa
,七品为sol
,九品为la
,十一品为si
,十二为高音do
。
gong = 108
zhi = 108 / 3 * 2
jue = zhi * 2 /3 *2
shang = jue *2/3
yu = shang * 4/3
gong/zhi, gong/jue, gong/shang, gong/yu, pow(1.0595, 7), pow(pow(2, 1/12),2)